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佳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小满是夏熟作物结果的时节,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
《黄帝内经》有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温热挟湿的天气,容易使阳气受损,体内湿气增加,从而损害身体健康。
因此,需顺应阳盛阴虚的变化,抓紧时机养护身心,才能让身体时刻处于健康的状态。
牢记这三忌、三宜、三秘诀,助你健康无忧愁,安稳度夏季,记得转发分享给家人朋友。【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三忌
1.合理饮食,忌肥甘乱补
天气变暖,身体代谢相应加快。此时需摄取适量的营养,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蔬菜、水果和谷物都是理想选择,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能够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
此外,夏季体内胃酸分泌减少,饮水量过多会冲淡胃酸,导致机体的消化功能变弱。
过量食用肥甘食物,如油炸食品、甜点和高热量的零食,会加中身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胃胀、肥胖等不适。
2.注意湿邪,忌沾湿着凉
小满前后,雨水较多,湿邪之气容易通过皮肤渗透或呼吸道侵入人体。
外出时要选择合适的衣物,特别是在清晨和晚间时分,避免穿着过于单薄,以免受凉,但要以吸汗透气为主。
平时要勤晒衣物,若因下雨或出汗将衣服打湿,要及时更换晒干,防止湿气堆积在皮肤上,引起皮肤疾病。
饮食上需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摄入一些利湿的食材,如薏米、赤小豆、荸荠等。
3.运动起居,忌大汗淋漓
小满天气温暖宜人,适合户外活动。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但是,运动不可过度,容易使身体疲劳,出汗过多,耗气伤津,消耗体内的水分和营养。
运动过后,可喝些淡盐水来补充身体损耗,但不可开空调吹冷气,洗冷水澡,容易出现头痛、腰痛,甚至感冒等病症。
三宜
一.宜吃苦
1.苦瓜:消暑解乏
苦瓜可消肿解毒,清热凉血,缓解上火,身体困倦等症,还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食欲,养血清脂,是“夏季一宝”。
但苦瓜性寒,大便溏泻、脾胃虚寒者应少食。
2.苦菊:抗菌消炎
中医认为,苦菊可解热凉血、抗菌消炎、缓解便秘、鼻出血等症。
被誉为“天然下火菜”,其中的胡萝卜素、钙盐、维生素C等,可有效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平肝清热、清爽解腻的夏季佳品。
3.莴笋:利五脏
莴笋味苦,性微寒,可利五脏、利小便、通经利气,其中的叶绿素,还可润肤美容、清洁口腔。
夏季常吃莴笋,能有效缓解紧张烦闷的情绪,促进睡眠,起到镇静的作用。
二.宜喝茶
1.麦冬茶:润肺清心
麦冬与菊花、蜂蜜,一起熬制成茶,能起到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缓解肠燥便秘的作用。
尤其是加入菊花后,清热去火,保护眼睛,促进睡眠的效果更佳。
2.金银花:防暑降温
夏季外阳内阴,闷热多汗,食欲不佳,可将金银花与山楂、陈皮、蜂蜜一同冲泡饮用。
芳香透达可祛邪,甘寒清热不伤胃,还可生津消食,健脾理气,缓解夏季暑热,口干舌燥。
3.薄荷茶:健胃祛风
小满雨水多,湿热重,容易引发外感风热。将薄荷叶与党参、菊花一起冲泡,加入适量冰糖饮用。
薄荷和菊花散热降脂,党参能补虚益气,缓解夏季体虚引起的风热感冒,是天然的祛风散热神器。
三.宜尝鲜
1.西瓜:补充水分
西瓜被誉为“盛夏之王”,味道甘甜多汁,在除烦止渴、清热解暑的同时,还能补充身体水分和糖分。
但是,西瓜不宜在冰箱存放超过24小时,容易滋生细菌,可少量多次购买,避免浪费和引起身体不适。
2.樱桃:滋养气血
樱桃是“美容果”,其中的褪黑素能调节睡眠;维生素A可保护眼睛;维生素C、花青素可抗氧化、美容润肺。
常吃樱桃还可促进血脉畅通、养胃、滋养气血等,对身体大有益处。
3.黄瓜:止咳化痰
夏季暑湿对人体影响较大,令脾胃功能失调,引起消化不良。
黄瓜属于凉性蔬菜,有清凉解暑 、开胃之效,还可排毒通便,止咳化痰,增进食欲。其中的丙醇二酸,能抑制脂肪吸收,减肥者可适当多食。
三秘诀
1.委中穴:缓解中暑
按摩方式:双手按压此穴,一压一松为一次,连续10-20次为宜,或双手握空拳叩击此穴,连续30次左右。
作用:舒筋通络、散瘀活血、缓解疼痛、肠胃不适、中暑等症。
2.至阴穴:通利下焦
按摩方式:每天下午3-5点之间,膀胱经最旺盛的时刻,拇指指腹按摩此穴,每天2次,每次2分钟左右。
作用:清热散风、通利下焦、利于排泄、缓解尿急尿痛、尿黄等症。
3.大椎穴:祛除湿邪
按摩方式:低头,手掌掌心拍打按揉此穴,20分钟左右,微微发热为宜。
作用:夏季湿邪严重,大椎穴易受湿气入侵,引发肩颈疼痛,按摩此穴可缓解疼痛,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抵抗力。
▽
花未全开月未圆,人生最好是小满。
在这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夏日里,将最真挚温馨的祝福送给你。
愿快乐将你围绕,愿健康与你常伴,愿好运如期到来,愿生活幸福美满。
点亮“在看”,将这份夏日养生秘诀送给您的家人朋友,祝大家小满快乐,福寿安康。【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作者:逍遥子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
老子道德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