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将于2023年推出人形机器人计划
近日,三星将于10月举行的2023年三星技术日上公布其系统半导体愿景。三星电子准备详细阐述其创建“Semicon人形机器人”的计划,即拥有类似人类的感官能力,包括嗅觉和味觉。三星电子系统LSI部门总裁Park Yong-in预计将发表主题演讲,概述这些人形机器人的进展和商业化战略。
三星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
(相关资料图)
三星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为60.0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54.39亿元),低于去年同期为77.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22%,也不及上一个季度的63.75万亿韩元,环比下降5.9%。
此外,营业利润为0.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45亿元),低于去年同期为14.1万亿韩元,同比下降95.2%,相比上一个季度的0.64万亿韩元有所增加;毛利润为18.3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26.27亿元),远不及去年同期的30.93万亿,不过高于上一个季度的17.74万亿韩元;净利润为1.7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6.14亿元),也高于上一季度的1.57万亿韩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1.1万亿韩元。
人形机器人的感知系统以各类传感器为核心部件,除人工肌肉外,LCP在人型机器人领域也有多方面的应用。LCP可以用来生产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机器人连接器以及高速连接器,以及机器人所需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沃特已经成功向国内外机器人客户供货。
越来越多市场声音认为具身智能可能将是AI的终极形态,而人形机器人是实现具身智能的最佳形态之一,代表着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大方向。人形机器人本身对于硬度和轻量化的要求,制作材质就势必要从金属转变为高分子材料,因此主要核心零部件伺服电机连接器等电子元器件广泛使用了特种工程塑料,未来需求量也将进一步上升。
其中,人工肌肉电子皮肤则是人形机器人重要的组成部分,液晶聚合物LCP是非常适合作为人工肌肉对轻量化与柔韧度的需求,是人形机器人生产研发的重要材料。因此人形机器人发展后续特种工程塑料厂商有望持续受益。沃特股份是A股两市唯一拥有“人工肌肉支架模型”相关授权发明专利的公司,利用强大的LCP产能,衍生机器人电子皮肤,量价齐飞。
据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机器人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十六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拓展应用。
世界机器人大会作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和技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历年来都是机器人行业成果汇聚之地。本届大会拟发布《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机器人十大前沿技术(2023-2024),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论文集等成果,将引发机器人学术与产业界讨论交流的热潮。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投创之星”,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十大技术创新成果,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等也将在大会期间陆续发布。
数据显示, 我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4.3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645.8万台。今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22.2万套,同比增长了5.4%,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了353万套,增长9.6%。
2023年年初,工信部联合16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机器人在各行各业拓展应用。工信部联合农业、医疗、矿山、公安等部门确立了机器人+应用协同推进方针,助力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能矿山、智慧公安快速发展;推动北京、河北、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发布一系列机器人专项政策,政策体系持续得到完善。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标志性工具,机器人从浩瀚太空到万米深海,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国之重器到百姓生活,正以燎原之势飞速发展,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工业生产、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其中工业机器人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显著扩展。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在“机器人换人”大潮下,机器人消费市场快速扩大。
企业竞争
天眼查数据显示,现存机器人相关企业57.1万余家,其中,2023年上半年新增注册企业8.1万余家,与2022年同比增长38.4%。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江苏以及山东,三地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布拥有11.4万余家、7.6万余家以及4.7万余家;从专利数据来看,近三年(2020-2022年)相关专利申请量分比为1.6万余项、1.9万余家以及2.4万余项。
当前,我国机器人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实施全产业链布局战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以汇川技术、沈阳新松、安徽埃夫特、哈尔滨博实、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等为代表的一批机器人领军企业正在奋起直追。服务机器人在家用、教育娱乐、医疗康复、公共服务、应急救援、极限作业等领域发展相对成熟,涌现出众多本土优势企业,例如科沃斯、优必选、康力优蓝、未来伙伴、纳恩博、科大讯飞、大疆创新、科微智能等。
未来该行业发展前景如何?请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机器人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该行业报告在描述行业概貌的同时,对行业进行细化分析,重点企业状况等。报告中主要运用图表及表格方式,直观地阐明了行业的经济类型构成、规模构成、经营效益比较、供需状况等,是企业了解行业市场状况必不可少的助手。
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