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海体育史话》,寻体育历史记忆
(相关资料图)
《上海体育史话》于1982年10月发刊
是讲述上海体育故事
推动上海体育文史工作的重要刊物
跟随小体
从史话里探索更多上海体育记忆
当地时间8月28日
202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大幕将启
共有7名中国队选手
直接入围本届美网正赛
上海选手张之臻在列
在《上海体育史话》中
也记载了曾经的
“上海网坛三杰”的故事
跟着小体来看看
一起为中国选手加油!
若要写一部新中国网球运动发展史,恐怕谁也不可否认,要给梅福基、朱振华、吴生康三人落下浓重一笔。他们给我国的网球运动增添了光彩和骄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网球事业。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三人同场竞技,六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又共掌教鞭,他们在生活上互为密友,同住一寝室达三十余年之久。追溯起他们与网球结缘的历史,又是那样惊人地相似。
左起:吴生康、梅福基、朱振华
“拾球童”“陪打员”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文化娱乐活动逐渐引进到上海,洋人们先后在上海开辟了好几片网球场,供自己消遣娱乐。那时,常有一些迫于生计的孩童,可以到里面去充当“拾球童”,于是这三人都先后走上了这条道路。
“拾球童”的工作是很辛苦的,每日里他们穿起蓝白色的“拾球童”衣,在网球场里跑来奔去,要达十小时以上,而且还要帮助整理场子,只能换取几块钱的薪水。但所幸的是耳濡目染,他们均渐渐地对网球产生了兴趣,他们找到一些缺线断柄的破网拍,用麻线补好、扎好,又从角落里拾得一些坏了的球,利用中午时间,几个拾球小伙伴,模仿着人家的样子,噼噼拍拍地打了起来。由于天生聪颖,又吃得起苦,几年后他们又先后当上了“陪打员”,收入要比拾球稍高一点,其责职就是陪那些达官贵人们打球,不过却没有参加实战比赛的权利。
称雄网坛
新中国的诞生终于使他们三人压抑着的网球天赋得以施展发挥。从1950年起,他们开始参加各种有组织的网球比赛,曾代表上海网球联合队赴青岛、北京等地比赛,技术有了飞速提高。
解放初以他们三人为代表的上海网球水平,比起国内其它地区要明显高出一筹。1953年我国首次举办的四项球类(篮、排、网、羽毛球)比赛,梅福基和朱振华即获得了单打、双打的冠军,一直到六十年代,我国男子网球比赛项目的冠亚军,基本上被他们三人垄断。
朱振华在比赛中
随着他们技艺的进步,也都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网球风格。梅福基速度快,步伐灵活,发球迅猛,反手削球常常是高才逾网盈寸,过网后着地即泻,弹跳又低,令对手难以挡救,底线抽击遒劲有力;朱振华开球好,高压出色,特别是拦网功夫独到,进攻时正手抽击有如炮弹般猛烈,抽送角度变化难测,而且比赛中善于用脑筋;吴生康则是一位以稳健著称,战斗意志极强的选手,他正反手平均,擅长底线作战,善于长抽,底线球也打得好,能作持久战。
他们三人虽然性情、脾气各异,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虚心好学,对自己要求严格。1957年中国网球队访问印尼,在第一天的一场双打比赛中,吴生康发球时的一个习惯性动作几次被判违例,经人提醒后,第二天单打时他就很快纠正了这一毛病,使国外的行家大为赞赏。
扬威海外
我国网球队第一次参加国际性的网球比赛,是1957年2月在锡兰哥仑坡举行的第六届亚洲网球锦标赛,四名队员除吴、梅、朱三人外,还有上海青年选手宋连根。当时虽说是亚洲锦标赛,参赛者却不仅限于亚洲,美、英、澳的一些优秀选手也应邀参赛。初出茅庐的中国选手表现不俗,全部进入第二轮,其中尤以朱振华最为突出,第二轮他淘汰了当时澳大利亚的“希望之星”、种子选手吉甫逊,引起当地舆论大哗,报纸以大字标题声称是本届比赛的“大冷门”。第三轮朱振华又再接再厉,力克第五号种子选手、英国的贝利,更使当地观众大为震惊。
紧接着他们顺访亚洲网球强国印度尼西亚,又是一鸣惊人,朱振华分别战胜印尼的第一、二号人物陈立超、凯哲,吴生康、梅福基的双打也战胜了印尼第一对选手高增安和巴拿都。中国选手不仅以精湛的球艺令人刮目相看,而且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征服了观众的心。
梅福基在比赛中
中国网球手首次参加规模较大的国际比赛,始于1958年在英国举行的温布尔顿草地网球冠军赛,当时梅福基以我国1957年全国单打冠军的资格直接参加正式比赛,第一轮以6:1、6:2、6:1的比数轻取奥地利选手海因卡,但在第二轮输给了这次比赛的单打亚军、澳大利亚的佛来塞,朱、吴二人则顺利地通过了预选赛,但在正式比赛中均首战告负。双打梅、朱二人也进入了第二轮。
这一时期,我国网球的国际交往比赛活动比较频繁,其中来访的苏联、波兰、匈牙利等国内单、双打冠、亚军,均先后败在梅福基、朱振华的拍下。
1959年在波兰索波特举行的国际网球赛上,梅福基和朱振华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双打冠军,写下了中国网球史上的新篇章。翌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网球赛上,他们又经过几轮鏖线,连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好手,又一次登上冠军的领奖台。这次比赛特别艰苦,半决赛中,中国组合开始就连输两盘,第三盘五平后又处于落后,但他们二人硬是凭着不服输的意志一球一球地扳回来,双方激战了四小时后中国组合最终获胜。赛后,大家纷纷跑来祝贺梅、朱二人,连声赞扬“中国人太顽强了”。第二天的决赛中,中国组合又是打满了五盘才取得最终的胜利。
共掌教鞭
随着年岁的增长,吴、梅、朱三人相继于1960年、1964年、1966年挂拍,共执上海网球队教鞭,全身心地担当起培养后备力量的重任。
事实上,由于他们是我国解放后第一代网球国手,在当运动员时期,就责无旁贷地兼管着青年选手和女选手的教练任务。在他们的言传身教和精心雕琢下,一大批璞玉大放异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国内好手如宋连根、许梅林等都出自他们门下。
和现时的条件相比,他们那时当教练,各方面条件要艰苦得多。起初连买一筒球、买一副球拍,都得自已骑车到商店去觅,训练场地也得自己去和场馆商借。但他们主要靠两条原则治队,一是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二是以身作则。每天的训练任务,队员都得不折不扣执行,每一个技术细节,都必须保质保量完成。他们三人白天训练,晚上同住一间陋室,议论的中心离不开网球,离不开每个队员的优劣得失以及改进措施等等。正由于这样,上海网球界才能人才辈出,努力为中国网球的发展不断作出贡献。
标签:
相关新闻